少儿艺术教育不仅赋予了少儿艺术与生命精神的完美融合,更是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很早就指出,儿童及其同伴形成的关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与儿童和成人的关系不同。因为在同伴交往中,儿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儿童可以有大量的机会来检验自己与同伴发生冲突的观点和看法,协商和讨论同伴提出的各种想法,决定认同或排斥某个看法。
少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在少儿交往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一个整天一个人玩的小朋友他不用与他人对话,不用思考,自己一个人玩,而与同伴一起的小朋友则不同,他需要对话比如:两人同样在玩玩具,他们可能会交换玩具,那么他就要想办法进行交换,借我玩一下或我们交换玩好吗?如果遇到拒绝,他还会想出其他办法,他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如:两人同样玩玩具,他们会边玩边聊“我是什么",会手舞足蹈,充分发挥想象出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少儿也会两人商量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少儿会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什么规则,这些少儿都需要表达,当然两人交往过程中少儿会出现矛盾或吵架,有些家长怕幼儿吵架不让幼儿玩,其实吵架也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一些幼儿在吵架中口齿变的伶俐,用语丰富,不过幼儿前一分钟“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好朋友。又会玩的很开心。在这里少儿不得不去认识、理解他人的愿望。
少儿必须学会处理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少儿同伴交往中,会模仿他人的语言。少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环境。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家庭人际环境及家庭结构对少儿的人际交往的影响特别重要。交往是孩子的天性,少儿良好的社会性人格特征是通过他人尤其是同伴的交往发展起来的,交往也是孩子的需要和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艺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孩子发现美、培养美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其他孩子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既不感到学习的压力又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真善美,避免孩子产生孤立的情绪和焦虑。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